精彩回顾 更多>>
文明家庭风采展示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件资料 > 交流探讨
依托社区小天地 作好育人大文章
滨湖家园社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交流
日期:2011-1-7  来源:SysAdmin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基本情况
滨湖家园社区占地0.18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其中青少年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7,是安徽省首个高层农民回迁安置小区和现代新型社区,居民多数外出务工或在滨湖周边工地工作,家中孩子交由老人照顾。
二、主要成效
(一)夯实服务基础,加强网络建设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滨湖家园社区在区街两级妇联的支持下,在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下,社区的关心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扎实推进,措施到位。为了使社区关心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2009年8月20日,滨湖家园社区党支部根据省、市、区妇联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滨湖家园社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毛红担任,副组长由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居委主任张善成担任。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下设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办公室,由社区快乐学堂校长邓娟娟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滨湖家园社区 “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工作制度,“留守流动儿童之家”辅导员工作规范。
2、健全体系,配套到位。
建立了社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工作网络体系,以社区党支部为总揽,以社区妇联为领导机构,以文体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快乐学堂、社区家长学校、图书阅览室为服务载体,由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五老开展具体工作。与此同时,社居委还专门拿出554平米的办公用房,由专人负责,服务于青少年。活动场所内配有专业音响,投影仪等设备,并在原有60多套课桌椅的基础上,增购50套课桌椅,用于青少年教育工作。
3、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2009年10月,在区妇联、团区委、区教育局、区文化局、区关工委等多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社区图书室图书数量由原有的3000余本增加到5500余本,其中少儿类图书达3000余本。社区专门配有室内乒乓球室,小区东西区各有约20余类室外体育健身器材,供社区青少年健身娱乐;另外社区的东、西区都设有大型的运动健身器材,供社区的孩子们健身娱乐。并且我们及时整理、不断健全“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工作档案。
(二)、结合社区实际,开展特色服务。
针对家园社区的居民普遍较忙,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无力也无时间辅导孩子的课业的实际情况,滨湖家园社区党支部决定在社区内成立快乐学堂,并以此为载体,立足辅导,突出快乐,把快乐学习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严肃、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为社区的孩子提供了第二课堂教育,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度和归属感。
(1)、选配人员、健全队伍。
为了进一步做好快乐学堂的管理工作,滨湖家园社区与合肥学院教育系常年合作,从合肥学院教育系选派有爱心的在校大学生担任快乐学堂义务辅导员工作,同时,社居委选派两名有教学经验的工作人员从事课堂管理与志愿者队伍管理工作,确保快乐学堂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目前快乐学堂共有专兼职管理人员21名。
(2)规范制度、趣味管理。
滨湖家园社区通过完善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又制定了“快乐学堂文明公约”,把学堂秩序制度化;另一方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快乐学堂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了卡片设奖激励法(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卡片,积累到一定的卡片,可以兑换实物奖品),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这种做法不仅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还深受家长的赞同。
(3)完善基础信息,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快乐学堂登记了每个学生的信息,详细记载了孩子家庭情况,生日信息及父母工作状况,定期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问题。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志愿者考评机制,实行志愿者每日签到,以便于对志愿者进行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质量。
快乐学堂平日主要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假期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快乐学堂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登记在册的学生人数现有256名,其中留守、流动儿童58名(留守13名,流动45名)每天下午前来学习的有70人左右。
(三)贴近社区实际,开展多样活动
1、紧抓思想品德教育。
结合社区内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素质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知识竞赛、历史图片展等活动让孩子们耳渲目染,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在日常工作中,社区也很注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快乐学堂,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力所能及地帮助老师打扫课堂卫生,鼓励高年级同学帮助低年级同学,鼓励大家主动关心留守、流动儿童,加强留守、流动儿童之间的互帮互学等等,从这些小事着手,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和良好品德。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多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设立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定期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并同时开展多种亲子游戏和心理体验小游戏,让孩子和家长在游戏中打开心扉,增进沟通理解。社区工作人员会不定期的与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电话联系,共同讨论孩子近期的表现情况,帮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思想情况,与家长一起解除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传承中华传统,培养敬老、孝亲、尊师美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09年10月26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同时也是合肥市第十四届环卫工人节,社区党支部购买300支康乃馨,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快乐学堂的孩子们走上街头,给社区内的老人和环卫工人们献花。很多老人是第一次收到他人尤其是孩子赠送的花朵,当时非常感动。许多孩子还问我们工作人员能不能带一朵花回去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通过这次老少亲密接触,很好的培养了孩子们尊老敬老的品德。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还适时引导,教育孩子们不要乱扔垃圾,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2010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在快乐学堂的号召下学堂里的学生纷纷表示要主动帮助母亲做件小事,留守、流动儿童也主动打电话给母亲,感谢母亲的辛勤劳动。滨湖家园社区22号楼3303室的留守儿童叶文豪向远在北京打工的母亲寄去了自己亲手做的贺卡,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路与感谢。中秋节时,我们与滨湖功能区一起给部分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寄去了月饼,帮助孩子传达了对父母的思恋及感激之情。
4、捐资助学,奖学奖优。
家住9#308室的留守儿童周庆春,8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不堪家庭重压离家出走,留下她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境贫寒但刻苦上进,社区组织大学生工作者与她结对子,帮她办理阅览证,并通过《新安晚报》呼吁社会关爱。46中一位学生家长看到报道后,捐出1000元爱心款,并让自己的女儿与庆春结成好友互助小组。烟墩街道的两位主要领导委托工作人员在春节前送去慰问金。
5、关爱留守儿童精神需要。
家园社区是个回迁小区,很多居民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大多与爷爷奶奶或亲戚住在一起,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这些留守儿童需要关爱,也缺少关爱。针对这一情况,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给孩子送上了精美的生日卡片,并带领快乐学堂的孩子们一起为他们献上真诚的生日祝福。
6、加强法制教育和帮教。
社区专门购买了法制、科普类图书200余册,提供给青少年学习法律、科普知识。设立了18米长的科普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定期开展科普、法律进社区活动,2009年和2010年曾多次进行反邪教图片宣传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法制宣传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现场为社区居民解说,并发放法制宣传材料5000余份。尤其是针对留守、流动儿童大多数家中没有壮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的情况,特别加强了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和帮教。社区工作人员会不定期的拜访对留守、流动儿童家庭,帮助他们消除潜在的消防安全,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7、加强沟通联系,提高家教水平。
为了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融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社区依托快乐学堂举办了教育讲座、亲子活动、“告诉世界我能行”作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跟进服务,进一步了解家长意愿,满足居民需求,家园社居委于2009年10月22日召开了题为“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共同努力”的家长会,充分听取并采纳了家长们的积极建议。快乐学堂的兴趣班就是在家长的建议下开办的。此外针对那些经常在外打工的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会和他们不定期的进行电话家访,共同讨论留守、流动孩子近期的思想波动,加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理解,帮助他们与自己孩子进行更好的沟通。
8、严格网络和文管监督。
针对滨湖家园社区内有商业街处于半封闭状态、社情民情相对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警区共建、群防群治、结对帮教等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建立社区综治办、保安队、居民治安协管队全方位的治安防范网络,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建立党群联手、社区管理、学生(含留守、流动儿童)结队手拉手、警民共建的青少年帮教网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还定期邀请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对小区内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取缔黑网吧,整顿游戏厅,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9、丰富开展节假日活动。
假期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延伸,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寒暑假期间社居委正常开放快乐学堂和阅览室,同时组织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卡拉OK比赛活动、“快乐六一行”朗读比赛活动、清洁家园行活动、组织兴趣班的学生参加“情暖滨湖”文艺汇演活动、组织青少年观看卡通片等。这些活动尤其受到留守、流动儿童的欢迎,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有了展示的舞台,提升了他们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
10、开展兴趣培养。
在合肥学院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全力支持下,快乐学堂成立了绘画、合唱、手语舞蹈等多个兴趣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2010年春季开学后,我们根据学生的需求,增设了武术、手工、舞蹈等多个兴趣班。留守、流动儿童不仅踊跃报名参加,还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家长汇报,并表示等家长回家后主动表演给家长看,让家长觉得很温馨。
11、发挥老同志优势,关心下一代成长。
社区“五老”经常关心快乐学堂发展,并义务维护课堂安全,监督社区育人环境;社区“五老”主动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网吧和游戏室进门监督,督促业主守法经营,拒接未成年人进入,教育未成年人自觉远离网吧和游戏机室;社区“五老”带领孩子们参观革命遗址、共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营造青少年快乐成长的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生动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大的不足,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如下:
  (一)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必须以统一认识为前提,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我们要始终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通过会议、展览、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区教育、人人有责”的思想深入单位、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二)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必须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构筑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在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过程中,我们仍要紧紧围绕“强化素质抓育人,抓好育人强素质”这个中心,坚持以青少年活动室、市民学校为主体,以社区科普长廊、图书阅览室等为阵地,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社区与家庭、学校相配合的方式,构建起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学习体系。
(三)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必须以现有资源为依托,建设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涉及面广、人员复杂,没有载体就没有依托,也难以持久。为此,我们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社区资源,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哪里有青少年参与,哪里就有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工作,使孩子学有兴趣,教有内容,乐有所得,不空洞、空泛,流于形式。
(四)社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运转协调的保障机制。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要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举措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积极建立健全一整套相互衔接的保障机制,为社区未成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版权所有:包河区妇联 包河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皖ICP备05017065号 | 技术支持: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118号 电话:0551-3357788 传真:0551-3357788 Email:xinxiban@baohe.gov.cn 维权热线:0551-3357079